剖面設計:建築空間的劇本
金牌文教 × 建研所室 出品|共享講義編號#002
歷屆設計考題索引
許多學生在剖面設計時只專注於填滿樓層,本篇旨在提供剖面設計的策略性思考方式,教你如何反向利用剖面來推動空間配置策略,讓設計更加流暢且具整體性。從剖面著手並非忽略平面設計,而是幫助你真正「看見」空間的節奏與策略,進一步提升設計的質量與效率。
資料彙整:施明宏建築師
為何從剖面開始思考?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拿到題目第一時間就想從平面開始畫,但配置畫著畫著就卡住,不知道怎麼連、怎麼排、怎麼「讓空間順起來」。
很多人這時會覺得是自己不夠熟、沒畫夠,但問題不是你畫得不夠多,而是你從一開始就站錯位置在思考。
我以前也是這樣——剖面圖對我來說,只是樓層高乘起來、塞電梯樓梯、畫幾條樓板線。
直到某一次改圖,我無意識問學生一句:「你剖面通嗎?你的空間動線是跟著剖面動起來的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配置不是從平面推剖面,而是可以從剖面「反推整個設計策略」。剖面不僅僅是建築的垂直切片,它更像是一種設計的核心脈絡,能引導空間的層次、動線的流動以及整體的故事性。當我開始以剖面為出發點重新審視設計,發現許多原本模糊不清的問題逐漸浮現,甚至能更清晰地捕捉到設計的主軸。這種思維上的轉換,不僅改變了我的設計方式,也讓學生在創作時能更有方向感與深度。
練習一:剖面策略草圖
1
思考方式
我們太習慣在平面圖上安排機能,卻忘了建築其實是立體發生的。剖面策略草圖的核心,就是先不求精美,而是用最簡單的「空間盒子」把上下邏輯先安排好。
2
關鍵問題
  • 哪些空間是互通的?
  • 哪些空間需要被分層?
  • 哪一層是主要活動空間?哪一層是支援機能?
3
成果
你會發現:當這些邏輯清楚了,量體的高低、階層、比例與配置位置,其實就已經決定一半。
案例:長照設計的剖面思考
長照設計的剖面策略
  • 病房區不適合放在一樓入口,應該設在安靜、光線好且通風好的中高樓層
  • 公共空間(餐廳、交誼)應設在日照佳又可監控進出的位置,並預留活動連續性
這種先由上下關係出發的思考,會讓你在畫平面時更有信心、不會一改再改。病房區應避免設置在一樓入口,因為入口通常人流較多,容易造成干擾。建議將病房安排在中高樓層,這些樓層通常較為安靜,並且能提供良好的光線及通風條件,有助於患者的休養。
公共空間如餐廳和交誼廳則應設置在日照條件良好且方便監控進出的位置,例如靠近主要流通區域的地方。此外,空間規劃時應考慮活動的連續性,確保使用者能在不同空間間流暢移動,提升整體使用體驗。
透過這種上下層關係的思考方式,能幫助你在規劃平面圖時更有信心,減少反覆修改的次數,讓設計過程更加高效。
練習二:垂直動線腳本
這個練習重點在於:不要只是把流程圖畫在平面上,也要畫成「剖面節奏圖」!
流程段語句
  • 「入口過濾 → 等候緩衝 → 主要服務 → 放鬆收尾」
  • 「迎賓展示 → 主題空間 → 引導參觀 → 結尾銜接服務」
剖面表達
剖面可以比平面更清楚地表達節奏感。用箭頭連接空間,搭配高低差、光影與動線節點,就能看出整體設計節奏。
情緒曲線
整體由緊張 → 安心 → 完成服務的節奏推動,讓空間有「情緒曲線」。
案例:醫療站配置剖面
1
一樓入口接待
設置在最容易到達的位置,提供初步諮詢與引導服務
2
半層上候診區
創造緩衝空間,減輕等待焦慮,同時保持與入口的視覺連接
3
二樓診療與檢查
安靜且私密的環境,適合進行專業醫療服務
4
二樓尾端藥局與休息
完成診療後的服務空間,提供放鬆與結束的感受
練習三:剖面光環境草圖
很多考生畫圖的時候,光線與通風都是等到平面畫完才補。但實際上,一張好設計的配置圖,應該是從「光與氣的流動」開始規劃。
這練習的關鍵是:在剖面圖中,預先畫出自然光與風的導入方向,再回頭決定空間位置與窗戶開口。
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考生應該先思考光線如何穿透建築物,以及氣流如何在空間中流動。透過剖面圖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掌握自然元素的導入方式,進而影響空間的配置。這樣的設計方法,不僅能提升整體的環境品質,也能讓空間更具功能性與舒適感。
此外,窗戶的開口設計也需與光線與通風的導入方式緊密結合。不同方向的窗戶會影響採光的強度與風的流向,考生在規劃時應考慮建築物的朝向、周圍環境以及使用者的需求。當光與氣的流動被妥善安排後,平面配置便能更自然地展現出設計的邏輯與美感。
案例:圖書館與幼兒空間的光環境
圖書館設計
  • 閱讀區需要穩定自然光,但不能直射強光 → 適合設在東北面或光線過濾區段
  • 開放空間可挑高,引導氣流上下循環 → 設天井或通風塔
幼兒空間
  • 午睡區需要安靜、遮光、低干擾
  • 活動區需要高挑、有日照、可開窗通風
  • 透過剖面可設置低窗+高窗的「光影層次」
當你畫過這些剖面光草圖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很多平面上的困難,其實從剖面早就能解決了。
剖面是設計的劇本
從剖面下手,不是放棄平面,而是讓你真正「看見」空間的節奏與策略。
考試不是在拼細節,而是在短時間內做出一張空間有感、有策略、有層次的圖。
把剖面當成你的導演劇本,畫圖不再只是平面堆疊,而是一場從動線、光線、流程、策略統整的「空間設計演出」。
實踐:從剖面到完整設計
1
先畫剖面策略草圖
用簡單的空間盒子確立上下邏輯關係,決定量體高低、階層與比例
2
發展垂直動線腳本
將流程轉化為剖面節奏圖,創造空間的情緒曲線
3
繪製光環境草圖
預先規劃自然光與風的導入方向,再決定空間位置與開口
4
回到平面進行配置
有了剖面策略後,平面配置將更有信心、更有層次

goldjys.kaik.io

全部課程 - 建研所室/金牌建築文教事業

專注於建築師考試教育十二年,以深厚的專業知識與系統化的教學方法,培養新世代建築人才。我們獨創會員制課程,結合線上與實體教學,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支持。從手繪設計、競圖實戰到考試策略,我們不只是補習班,更是陪伴你邁向建築夢想的夥伴。